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
《诗经·抑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你掷给我一个挑子表示友好,我掷给你一个李子表示回报。本诗原意是告诫贵族子弟谨言慎行、修德守礼的,这两句则是强调与人交往时应当懂礼貌、讲信义,注意礼尚往来。后世引用这两句,常改变原义,用来形容男女之间投桃报李,互赠礼物表示结好。也可仍用原义,表现关系友好,有来有往,你给了我某些好处,我也将有所回报。
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
《诗经·天保》。恒(gèng直):月上弦。遣两句大意是:愿您像上弦的月亮那样,越来越满,越来越亮;愿您像初升的太阳那样,禽升愈高,愈来愈明。这两句原是给君王祝福的话,可用以比喻国家、政党、领袖以及一切新生的事物蓬勃发展,健康成长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《诗经·车奉》。仲:仰望,瞻仲。止:同“之”。景行(háng杭):大道。行(xíng形):走。这两句大意是:仰望高山,走着大路。后地引用这两句,多改变它的原义,引申为:像巍峨的高山一样令人瞻仰崇敬,像康庄的大道一样令人遵照着行走。多用于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或崇高的品德和美好的名声。可供形容某些人具有崇高的德行或建立不朽的功业而令人景仲敬慕,也可用于称颂某些德高望重、令人崇敬、值得效法的人。
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
《诗经·荡》。殷:殷朝。鉴镜子。夏后:指夏末君主夏桀。这两句大意是:殷人的明镜离得不远,就在暴君夏桀虐民亡国之时。夏桀暴虐无道,为商汤所灭。诗句告诫殷的后代应以夏檗的灭亡作为教训,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。现在“般鉴”巳成为可作鉴戒的前事的代名词被广泛引用。
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
《诗经·鹤鸣》。鹤:鸟名,长颈,竦身,高脚,顶赤,羽白,其鸣声高亮。皋(gāo高):沼泽地。九皋,深深。这两句大意是:鹤的鸣声响亮,虽然身处深泽之中,鸣声也能响彻云霄。这两句诗常用来比喻真理、奇才是不可掩蔽的。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(侮)。
《诗经·常棣》。阋(xì隙):相争。务: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引《诗经》,此句“务”作“侮”。进两句大意是:兄弟之间虽然有时也会相争于内,一旦有了外侮,就会同心协力一致抵御。《常棣》是一首劝兄弟友爱的诗。~两句说明兄弟间的矛盾只是内部之争.遇有外侮,就台团结起来.一致对外。
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《诗经·击鼓》。契(qì气)阔:契,合。阔,别。契阔原指聚合与分离,这里偏指离别。成说:成言,说定了。偕老:共老。这几句大意是:在这生离死别之际,我拉着你的手,与你郑重约定,互相等待以求白头共老。这几句在原诗中是征夫追忆出征前与妻子执手分别时的情景,十分悲凉凄惨。可引用以描写由于某种原因夫妻之间不得不生离死别的情况。
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
《诗经·卷阿》。凤皇:即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鸟王,雄的叫“凤”,雌的叫“凰”,合称“凤凰”;也可简称为“风”,是一种高贵、祥瑞的鸟。梧桐: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。朝(cháo潮)阳:指山坡向阳的一面。这几句大意是:凤凰在鸣叫,在那高高的山冈上;它们栖息的梧桐树生长起来了,在那向阳的山坡上。凤凰鸣声不凡,居处不凡,高洁的梧桐伴随着它们,灿烂的阳光照射着它们;那发自高冈的鸣声,那么嘹亮,那么悦耳,传得又那么遥远。短短几句把鸟王的高贵、吉祥以及它们的神韵风采都勾画出来了,后人常以“凤鸣朝阳”比喻有才能的人遇上了好时机。
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
《诗经·抑》。圭(guī归):玉器。玷(diàn电):玉上的斑点,比喻缺点,错误。斯:这。不可为:没有办法处理。这几句大意是:白圭有了斑点,还可以磨掉;(国君)说话出现了错误,就没有办法补救。一语出口,如泼水之不可收,出现了错误难以补救,所以古人有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之说。~几句本是周朝贵族要求周厉王慎言谨语而提出的劝告,现可用以说明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考,不可掉以轻心,漫不在意。
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
了解我的人,说我心中忧愁;不了解我的人,以为我有什么要求。高远的苍天啊,我怎么会是这样?